近期,永利官网《中国现代文学史》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(线下)。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,课程负责人为叶李老师,团队成员有裴亮、朴婕老师。课程团队依托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,进行了长期课程建设和一系列教学改革,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,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,形成了课程特色。
一、更新教学理念,打破传统文学教育模式与文学生活割裂、与批评实践关联不紧、在“知识”灌输层面“内循环”的局限性,将文学教育与批评实践、文学生活贯通,形成向融媒体时代纷繁的文学图景开放的“外循环”,使学生摆脱“接收器”的角色、真正成为优化输入、高能输出的主体。
二、以两个“融入”提升课程质量,提高人才培养效能。其一,融合音、像、网络等不同媒介形式,丰富文学教育资源及教学手段,尤其利用自媒体平台,打造学生自主学习、由输入转向批评实践式输出而至塑造文学生活的综合平台。其二,以文学教育、批评实践、文学生活“三融合”的教学探索对接课程思政,将“思政”中的思想塑造、价值引领融入专业教育,推导至批评实践、文学生活的构建之中,既授人以“知”,又教人立“德”,以美“动”人、以文化人。
三、开展多元化教学探索。首先,优化教学设计,扩充教学内容,构建纵横交错、学术经纬清晰的立体教学体系,洞察历史与文化逻辑。其次,沟通课堂上下、打通教室内外,师生“同创”课堂,建构突出教、学双主体意识的学研共同体。其三,读书会、文学沙龙、专题讲座与课程教学联动,举办跨校跨专业文学圆桌会、经典文学作品、文学新作专题研读会,引导学生展开批评实践,一批优秀评论文章获得发表,课程实践推助了青年批评人才的成长。其四,教学由“输入型”转为“产出型”,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研究,已有不少学生成功申报国家、省级、校级各级创研项目并顺利结项。多样化的教学探索激活了课堂,不少教学新举措被光明日报、凤凰网、网易新闻、长江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,产生良好社会反响。
四、改革教学的评估和评价方式。在作业中设置微型创研项目式学习任务,注重过程性、综合性考察,如以编写文学史大纲的考核方式革新考核方法,布置摹仿现代重要作家撰写小诗、情书的作业,综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。同时,与教育学院师生团队合作,引入教育学评测方法,以调查问卷、词云分析、半结构化访谈、思维导图等形式评估学生在知识、思维、能力、价值层面的表现,以评促教,以评优教,以评促学。
五、立德树人,课程与思政双线并进。在教学实践中将课程与思政、知识与道德、能力发展与价值引领、“文学史”与学生“心灵成长史”有机融合。结合本项目的研究和实践积累的经验,课程负责人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首届“课程思政”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;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论文获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22年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论文奖一等奖;教学案例入选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。
通过本课程的建设,课程团队成员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,在省级教学竞赛、国家级、省级文艺评论奖的评选上多次获奖,团队主要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、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“351人才计划”教学岗人才、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“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”。
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一直以本科教学为工作重点,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创新,通过全院上下长期的合力探索与齐心建设,教师教学水平有提升,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见实效,学院多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、省级“示范课程”“精品课程”“一流课程”。